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22章 总结中成长

这过去的一年,对王平安触动很大,从学习易经,到遇见青城山仙人,到阴阳鱼图的凝练,这些在王平安这个年龄来说,是很离奇的,之前王平安初步接触易经,还像读其他书一样的心态去看,但是读完以后,他才感觉,这部书不同于其他书的最大之处是,这本书需要的不只是理解,还要推演,而且不是单一推演,推演越多,越觉得千变万化,变化越多,越觉得奥妙无穷。

而王平安不是没有头脑推演,也不是没有时间推演,但是,阅历的浅薄,是王平安致命的弱项,所以,推演总在一些环节上变得不生动,于是就会影响到推演的结果。

易经的推演是可以一通百通,也不可以一通百通,这看似矛盾,但细想就会明白,世间很难有两种完全一样的思想,也不可能有两个完全一样思想的人,更或者说,世间没有两片完全一模一样的树叶,万物如此,更何况其中的人,人是世界上最特殊的生命体,所以,古圣先贤在推崇道理的时候,往往把人列为最高生命体,认为世间最高的是天、地、人,把人和天地等同,也因此,周易的推演,是以人为主导的,王平安最初感觉易经不完整,也是因此吧。

人是万灵之长,所以,人类总把自己凌驾于万物之上,这看似天经地义,实际上还是弱肉强食,在这个世界上,人类要比其他生命强太多太多了,多到可以毁灭这个世界所有其他生命,但是,假如这个世界真的只有人类生命,还有存在的价值么?

王平安第一次思考这个问题,思考万物的相辅相依,这其中有很多地方,被人类自己设置为误区,王平安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被这些误区所误导,偏离了正确的理解判断的轨迹,所以会产生很多困惑,

这些看的最清楚的是坤伯,坤伯之所以给王平安分析华国发展史和易经的关系,说那么多,只是希望王平安明白,正确的理解和推演,排除干扰和误导,这些王平安做不到,他学习的知识,他了解的世界,他周围的环境,很多很多都在影响着他,错误理解的知识灌输给他,错误思维的社会环境渲染着他,错误的世界观包裹着他,想从中跳脱清明,太难了。

但是这些坤伯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,他才十一岁,接触世界的时间太短,山中的生活使他单纯,这是好事,也不是好事,走出来外面的世界开阔眼界,这是好事也不是好事,坤伯只能不断地调整他的心态,清明他的思维,让他一步步认清真相,走上正确的路,否则,他怕是永远也不能真正的推演出易经所包含的道!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